阅读记录
官场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七天挽救大明 > 第646章 转移矛盾

第646章 转移矛盾 (第1/3页)

夏完淳躬身施礼来到夏允彝身边低声解释起来。

事情并没有想象中复杂,但是也不简单。

东厂提督王之心开矿的地方叫大东村,大东村部分村民自愿将土地投献给徐一范的徐府。

土地投献给徐府后,徐府和百姓双赢。

徐府拥有土地的所有权,可以收租。

百姓拥有土地的经营权,比自己的地收成多。

你没看错,种别人的地比种自己的地划算!

这也是百姓投献土地的根本原因。

百姓为什么投献土地?

为了不被多征税和加派徭役。

尤其是徭役,地方官征收徭役时既没有标准,也没有上限。

缺钱了就向百姓征发徭役。

又称乱摊派!

但是...

地方官摊派时秉承一个原则:只向老百姓摊派,不向官户(家中有人当官)摊派。

一是官户有徭役优免政策,二是惹急了官户,官员会上书弹劾导致东窗事发。

为了不必要的麻烦,地方官会在摊派徭役时自动忽略官户和租种官户田地的佃户。

(百姓把田投献给藩王勋贵也有这个原因。)

《士民说》里有一句话阐述了当时的情况:民间二十亩土产,不得一襕袍,则里役立碎。

意思是如果没有官户的背景,普通百姓很容易破产。

举个例子。

百姓甲有五十亩田,每年的收成是三十两银子。由于有各种苛捐杂税,最终收成只有二两银子甚至更少。

把田投献给官户后,每年的收成还是三十两。

但是...

他只需给官户交十五两银子的地租,再向朝廷交一两银子的赋税,剩下全是收成。

官户什么都不干就能收租,百姓虽然没了田地的产权,收成却多了。

堪称双赢的买卖!

夏允彝皱着眉问:“那么徐府到底有没有霸占民田的行为?”

“有!”夏完淳使劲点头,“在吃到田租的甜头后,徐府大肆买田。无论对方愿不愿意投献,他们都强行低价把田买过来。”

“不对呀!”夏允彝很是疑惑:“既然是双赢的事,百姓们为何状告他霸占民田?”

夏完淳隔着墙向北方看了一眼,毕恭毕敬的说道:“换做之前,百姓们肯定不会告发。”

“但...陛下在吏治方面的变革起了作用。尤其是聘请屡试不中的读书人担任督查使,在他们的监督下,地方官员不敢轻易摊派徭役,更不敢厚此薄彼。”

“种种因素影响下,朝廷的赋税、地方的徭役趋于正常。百姓们发现当佃户的收成不如种自己地的收成高,所以投献田地的百姓想把地赎回去,被霸占田地的百姓也想把地要回去。”

上一章   |   下一页   |   章节目录
最新小说: 夕阳警事 金刚经 大家家风 聂鲁达传 逆袭力:把握生命的转折点 重耳传奇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活着的职责:年轻人应有的15种态度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忏悔录 兄弟 我在西藏这些年 沙海(合集) 古董局中局 少年歌行 幽幽茶香 罪恶无形 犯罪者游戏 灵魂客栈 守夜人